微信客服

车间粉尘为什么会引起爆炸?

发布时间:2025-08-23浏览次数:14

一、粉尘爆炸的核心条件

粉尘爆炸需同时满足以下三个要素,缺一不可:

1. 可燃性粉尘

常见类型:金属粉(铝、镁、锌)、有机粉(塑料、小麦、糖)、木质纤维(木屑、纸屑)等。

特性:粒径越小(通常<420μm),比表面积越大,爆炸风险越高。例如,铝粉爆炸烈度是煤粉的3倍。

2. 浓度达到爆炸极限

下限浓度:铝粉为40g/m³,小麦粉为35g/m³。

扩散状态:悬浮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“粉尘云”,常州事故中五轴打磨机周边铝粉浓度达200g/m³,远超爆炸下限。

3. 有效点火源

静电放电:塑料管道内壁电荷积累至2-3mJ能量即可引燃铝粉(常州事故中塑料管放电能量达10mJ)。

其他热源:机械摩擦火花(>10J)、高温表面(>450℃)、电气短路等。

二、常州12·16”事故深度解析

1. 事故直接原因

l干式作业缺陷:五轴打磨机采用干式集尘,铝粉在设备内部及管道沉积,形成爆炸性环境。

l静电积累:塑料真空管内壁静电荷无法导出,对管内铝粉层发生“传播型刷型放电”,引燃管道内悬浮粉尘。

l二次爆炸:初始爆燃后,现场人员试图恢复作业,导致打磨机内部沉积粉尘再次爆燃,形成多点连续爆炸。

2. 关键违规操作

l设备缺陷:真空管材质为普通塑料,未采用防静电材质(如导电PVC)。

l应急失误:爆燃后未立即撤离人员,反而调试设备,导致湿法除尘器、喷砂机等设备持续运行,加剧火势蔓延。

三、粉尘爆炸的防控技术体系

1. 本质安全设计

l材料替代:真空管道采用防静电材质(表面电阻<10⁶Ω),设备外壳接地电阻<4Ω。

l湿法除尘:优先选用喷淋式或文丘里管式除尘器,铝粉湿润后爆炸风险降低90%。

l泄爆设计:在设备顶部安装泄爆片(泄爆压力≤0.01MPa),常州事故设备若配置泄爆装置,可减少80%爆炸冲击。

2. 过程控制措施

l在线监测:安装粉尘浓度传感器(量程0-1000g/m³,精度±5%),浓度超30g/m³时自动启动除尘。

l静电消除:在粉尘产生点加装离子风棒,使静电电位从>5kV降至<500V。

l通风管理:保持车间换气次数≥12次/小时,铝粉作业区氧浓度控制在15%-21%(通过氮气稀释)。

3. 应急处置规范

l爆炸后操作:立即切断电源,禁止触动设备,撤离至安全区(>50m)。

l灭火选择:优先用D类干粉灭火器(针对金属火灾),禁止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(可能加剧粉尘飞扬)。

四、行业防控标准与法规

1. 国家标准要求

GB 15577-2018: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备接地电阻<100Ω,除尘器灰斗温度<80℃。

GB 50058-2014:铝镁粉尘作业区划为21区(爆炸性环境持续存在),电气设备需达Ex d IIB T4防爆等级。

2. 国际最佳实践

NFPA 652(美国):要求每月检测除尘系统风速(滤筒式除尘器入口风速>1.5m/s)。

ATEX指令(欧盟):可燃粉尘场所需进行爆炸风险评估(DHA),并张贴Ex标志。

五、结语

粉尘爆炸是“可防可控”的工业风险,核心在于阻断“可燃粉尘-浓度超标-点火源”的连锁反应。通过本质安全设计(防静电材料、湿法除尘)、过程控制(在线监测、静电消除)、应急规范(快速撤离、正确灭火),结合合规的设备选型与人员培训,可系统性降低爆炸风险。常州事故警示我们:任何侥幸心理都可能付出沉重代价,严格遵循标准规范才是安全生产之本。